编者荐语:
Entrepreneurs use their time, energy, and resources into creating value for others. 创业家们会利用时间、能力、资源,转换成对他人有利的价值。
以下文章来源于旅厨家 La Trotacocinera ,作者旅厨家TC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问读大学时能不能创业。评论中有不少学生应只以学业为主的声音,也有学生应该早日接触社会的回答。
观望现在一些国外学校,其实挺有意思的。比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支持学生创业,甚至会推出课程指导学生创业。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开始支持学生创业。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创业与否,还是看个人的能力和爱好。
读博不容易,但我还是坚持创业。周边也有不少学生和研究人员创业。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是:只要你想,创业和学习并不冲突。细讲一些个人的经验、挑战和收获。
这篇文章比较长,仅为个人经验,请酌情参考。
「创业初体验学业为主,打工为辅」
如果创业的定义是提供服务或者产品给社会的话,我应该十几岁就开始创业了。
搬到西班牙之后,除了进修语言之外,学业上轻松不少。母亲就鼓励我尝试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喜欢摄影、做饭、写作、学语言、等。只要我想,也有资源,就可以去尝试。但是前提有一个,就是要好好读书。如果遇到要花大钱的地方,必须通过劳动获得。
于是,我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从打工开始:
第一份工作是帮忙照看妹妹,当保姆。
西语稍好一些后,我开始参加各类摄影比赛收获奖金,把照片放在图库上卖。
大学时,便解锁了更高薪的工作:中文家教、商务翻译、还有夏令营老师。
同时也不放过任何可以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学生会里当职、去慈善组织做义工、等。
那时候,想着既然化工在读,以后应该是要去工厂当工程师的。
真正发现自己有能力创业的机遇,是大二时参加了桑坦德银行的一次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比赛。但是没有好好珍惜那次机会,因为学业和创业都太难了,就选择了好好读书。
那一次的收获是:哦,原来我的职业生涯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打开。
「第二次创业感谢学校」
第二次创业是在硕士毕业的那个夏天,由一次学校赞助的创业比赛而起。彼时的我,因为兴趣,已经从化学工程的课程里,选择了主修工业管理。
学校每年都会选出两个学生去葡萄牙参加一个为期三星期的创业夏令营。虽说是夏令营,但其实是一个质量很高的创业比赛,有很多欧美各地的创业精英会当导师指导一百多个学生团队在三个星期内创建商业点子和公司框架。比赛结束后,选十个点子,送到硅谷筛选进一步孵化。
每组五个人,每人选择公司内的角色扮演,就是C和O之间的那几个。那次,是真的体验到了什么是系统化创业。早八晚八,持续三个星期,每天都有KPI要完成。两个星期之后,队里崩了,看过无数次心理咨询师也无解。最后一个星期,剩下我和另外两个队友一起完成了任务还获得了第一名。
▲和两个队友一起参加的颁奖典礼(左二和左三)。摄| European Innovation Academy
比赛的奖品是:直接晋升到一个硅谷创业加速器的第二轮面试。那一刻,我们就犹豫,是不是这点子真的可以?
不过最后硅谷还是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回到学校后,三人苦思冥想半年,觉得还是得试一试发展这个点子。毕竟,大家对硅谷都还是有一些期待的。于是,就请假了一学期,休了一个创业假。
做完决定之后,我是迷惘的,接下来半年是未知的,之后也是。为此,搬去瑞士和西班牙,同期又去参加了桑坦德银行西班牙北部赛区的创业比赛。这一次,赢了,奖品是:去硅谷。而且是和各个赛区的第一名一起去:有西班牙各个省份的、葡萄牙的、还有阿根廷的。五十多个人里,我是唯一一个中国人。
▲与银行行长还有母校校长的公开会面。摄| Explorer
一个星期的旅程不长,但我认识了很多人:有志向也有趣的灵魂。也是那一次比赛,我对硅谷和创业再也提不起兴趣,因为我发现,有很多社会上的问题,不是钱能解决的。最后,就安心回去读博了。
第二次创业,我辨别了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职业道路。休学半年,可能落下不少课业,但不后悔。
「第三次创业感谢小伙伴们」
读博期间,我一直有和在西班牙认识的小伙伴们联系。以为不会继续创业了,但小伙伴们还是没放过我:疫情初期,我们还共同创建了公益项目 —— Cooperavirus。
▲疫情期间和小伙伴们一起做的公益项目Cooperavirus。图| Cooperavirus
公益项目之后,他们总会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希望与我合作。除了在迪拜的那段时间被先生照顾得比较chillax,让我有时间沉淀,开始写旅厨家。回了芬兰之后,就又开始忙活了。
对于在初创的他们,有很多技能是团队里欠缺的,但是我和先生正好能够帮忙填补空缺。于是我们开始帮助一些初创公司开拓外国市场、战略、或者是项目设计和管理。但免费工作,总是不长久的。因为一来,效率较低,二来他们也不好意思一直让我们义务帮忙。于是,就开始了现在的咨询社。
今年,我也开始回馈之前的创业社群,给一些学生做创业coaching(创业辅导)。一来二去,自己还是在创业圈里,只不过之前就是西班牙的创业圈,现在扩展到了芬兰。
「为什么创业?既然读博那么难…」
初创咨询仍是我们的副业。我的主业是读博,先生是餐饮咨询相关的工作。读博士难,但是同时坚持一个创业项目其实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相比经济收益,更加宝贵的收获是人脉的积累、社会经验的增长、和个人成长。
对于一些工作已久的人来说,学校相当于一个温室,学生们什么都不需要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社会脱轨的。自己觉得也是:平时在学校能够接触到的群体都是十分相似——公司管理层、教授、研究人员、或者学生。但在创业圈里,我能接触到各行各业和各种背景的人,这些经历都是能给以后的职业生涯做铺垫的。就算以后留校工作,这也是可以分享给学生们的一段经验。
▲今年刚参加的一个创业辅导活动。截图来自ESU网页
不管读不读博,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同时兼顾学业和创业,需要有十分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其次,脱离学校创业也逼迫了自己跨出舒适圈。母亲大人一直怕我过劳,其实并不会,比如有一段时间我会把午餐和运动时间从日程表上圈出来,每个星期找半天坐下来安排日程。工作强度很大,我也会努力地照顾三餐,现在和先生在一起,这也是很享受的。毕竟,好好吃饭才能愉快玩耍。
因为体会过创业初期的迷惘,走过不少歪路,所以现在去帮助同样处在这一时期需要帮助的人,用我的经历成为大家的垫脚石,让创业之路变得稍微好走一些。对我来说,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帮助其他人的时候,自己也提高了一些软技能:人际关系处理、领导能力、团队沟通与协作。有时,同一天内需要用三四种语言沟通和思考,挑战满满。
这些项目也能让我暂时忘记学校的项目和写论文的压力,还能够成长,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只是个人经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书时创业的。
在查询创业相关的词条的时候,读到了这点: “
Entrepreneurs use their time, energy, and resources into creating value for others.
意为:创业家们会利用时间、能力、资源,转换成对他人有利的价值。
这不正是创业让我有成就感的一点吗?对我来说,创业不是创造下一个独角兽,而是一种为社会提供价值的生活方式。
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想创业的冲动呢?
以上,仅为个人经验,请酌情参考。感谢看到这里,一起加油吧~
More Stories
【希腊创业家】第50集-陆翔-北京爷们在希腊爱琴海边开中餐厅,制造和传播“中国味道”!
【芬兰创业家】第49集-涛子-小华超Kamppi店开业前探秘
【希腊创业家】第47集-王超-“是他让我下定决心,答应女儿在希腊养一只狗!”